当前位置:首页 > 留学学校的专业排名 > 正文

吴江日语专业留学机构排名,吴江日语学校

  1. 酒肉和尚苏曼殊有绝世才华却出了家,为何35岁暴死?

酒肉和尚苏曼殊有绝世才华却出了家,为何35岁暴死?

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的奇才,相貌英俊潇洒,且有一身才华,精通诸多文字语言,诗歌、书画、写作均不在话下。就是这样一位才情横溢的民国才子,突然剃发出家做了和尚。

他绝不是一位纯粹的僧人,苏曼殊出生在民国时期,时而着僧侣之衣,时而穿西装革履,经常和友人出入于酒肆花楼之中,世人又笑称他为“酒肉和尚”。苏曼殊一生风雨漂泊,更有着民国才子的多情张狂,这样的一位奇才,却在35岁正值壮年里突然离世,这又是为何呢?

未剃发的苏曼殊

吴江日语专业留学机构排名,吴江日语学校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苏曼殊之死,与他暴饮暴食有关。他的生母为日本人,父亲为广东人,作为混血儿的苏曼殊,自幼遭受别人的冷眼相待与歧视,他只能过着四处流浪卖画、卖文为生的日子。就是因为这种不安定的生活,再加上又有久居日本的习惯,苏曼殊在饮食上毫不忌讳,总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尤其是喜欢吃甜食。与他素来交好的郑逸梅先生说过,苏曼殊生活在上海的时候,最喜欢去夜市的茶馆饮茶,不仅要点一桌子的糕饼糖果,每次回家的时候还要买回去三四瓶一种名为“摩尔登”的外国糖。

苏曼殊画像

这种外国糖他一天能吃掉三瓶,正是出于对糖的喜爱,苏曼殊还给自己取名为“糖僧”。据记载的一些***来看,苏曼苏对于糖已经到了从不离口的地步。为了吃糖,还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,向来贫寒的苏曼殊总是会遭遇身无分文的窘境,有一次为了换取糖吃,他竟然将口中的一颗金牙变卖。另一种他最喜欢食用的甜食为蜜枣,据说那些为了求取苏曼殊的字画而送重金的人,皆被他拒之门外;如果是带着一大包蜜枣钱来的人向他索画,苏曼殊就会将山水画欣然相赠。

吴江日语专业留学机构排名,吴江日语学校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苏曼殊与陈独秀

他的死是因为他后来的落魄,导致了穷病而死。也有人说他的死是因为他的嗜吃症。

但不论怎么说,他在那个时期的影响力也是较大的,这源自于他对于人生过得看法,源自于对生活的结论,以及他留下的一些事,还有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。

吴江日语专业留学机构排名,吴江日语学校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他出生于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的家庭中,爸爸是从事茶生意的商人,而妈妈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。正是因为他殷实的家庭,才使得他在早年的时候可以有着优良的学习环境,以及较好的学习氛围,他曾在日本的横滨大学,以及中国的振武学校学习。

正是其早年的学习经历,使得了他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开放思想,以及活跃的思维。在日本的时候曾经多次参加过当时学生所组织的各种革命组织,以及先进的青年团体,使得他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了一定的升华,为其后来能够创作出优良的作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。

当他在国外完成了学业后,第一时间便回到国家,想要在自己的国家上贡献自己的力量,于是他便在国内苏州吴中公学任职,他想要以自己的笔和嘴,来将一系列先进的思想传播孩子们。

可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,他决定削发为僧。

佛教说,斩断了头发,点上了香疤,等于是将尘世的烦恼彻底的切断和消除,而点上了香疤也等于是进入了佛门,斩断了六欲。可是他在当了和尚后,除了感觉很是精神和亲近外,其他的一些习惯,例如喝酒、吃肉、喜***,简直是统统没有什么改变。

他皈依佛门,可能是一种他精神的信仰,或是与他早年留学日本有关。在他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和尚后,他还是积极的参与中国的各种大事,结交各个党派的人物,在这些人中不仅有大名鼎鼎的宋教仁先生,还有中国近代的文学泰斗鲁迅先生,以及当时中国***的领导者陈独秀同志。

他还曾和鲁迅一起在中国建立了文学杂志《新生》,为中国近代民众思潮的进步,贡献了属于自己伟大的力量。

但是除了喜欢文学、喜欢结交朋友外,他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特点。

契阔死生君莫问,行云流水一孤僧。无端狂笑无端哭,纵有欢肠已似冰!

任何一个出家的人,都有着神奇的经历或者难以述说的隐情。民国期间,一个李叔同,一个苏曼殊,都是那个时代翩翩公子、绝世高才。李叔同诗词书画印,还有戏剧音乐,皆称时代圣手、旷世奇才,但他却在名高之处、中年之时,抛妻弃子,义无反顾地削发为僧了,在深山古刹,伴随着邈远的钟声,伴随着青灯古佛,了此残生,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叹息。

而苏曼殊的身世和经历,似乎比李叔同更为复杂。苏曼殊(1884—1918),字子谷,号曼殊,学名元瑛,广东香山人。其父苏杰生,年轻时东渡日本谋生,曾在横滨做茶行买办,因为长年在海外,妻子黄氏却在广东老家,寂寞难奈,便与一个日本女孩亚仙同居,后来生下了苏曼殊。当年,那些在日本淘金的华人,很多都在日本包养了妇人,也有很多生了小孩,人们给这种关系生下的孩子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,叫做“相子”。

苏曼殊6岁时,被黄氏从日本带回广东老家,将他送进私塾,悉心教养。但是,由于苏曼殊身世不清,来路不明,颇受族中子弟和周围邻居的歧视,因为他生性敏感,故生活痛苦而抑郁,后来,生母亚仙又与父亲的关系破裂,这更加深他的痛苦。

15岁,苏曼殊随父又到日本,在横滨华侨所办的学校就读,后入东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班读书,期间,苏曼殊曾表现出轻度精神疾病,他寄居在刘师培家,有一次在夜里,他突然***地闯进刘师培夫妇的房间,把他们夫妇吓得惊叫起来。

20岁时,苏曼殊到达香港,因为当时康有为侵吞了华侨的革命捐款,致使之前唐才常在武汉组织的起义经费不够、***不足,不得不延期,结果因秘密泄露而失败,数十名革命志士丧命,这让苏曼殊义愤填膺,他竟然一度要刺杀康有为,当然,他最终没机会下手。

父亲苏杰生到香港寻找儿子,准备要苏曼殊回香山老家与一个从没见过面、根本不了解的女孩结婚成家,苏曼殊听说后,立即逃跑了,随即跑到广东番禺海云寺,削发为僧,出家当起了和尚。然而,一段时间后,他又受不了修行的苦,遂离寺而去,再次到达香港。

当然,不能把逼婚当成苏曼殊出家的唯一原因,他曾说过不少关于有志出家的话,曾说:“大道失而求诸禅,大义失而求诸僧。”又说:“浊世猖披,非速引去,有呕血死耳。”

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与他家庭背景及个人生活经历有密切关係,出家当和尚一般是两种人群,一是穷苦人家为苦命的孩子谋求生活出路送去寺庙去当和尚,另一类人却是受过高等教育,才华横溢,但曲于生活上及个人婚姻遭遇变故和挫折,悲观厌世寻求解脱逃避现实即所谓看破红尘,弘一法师李淑同虽然多材多艺,但仍未能摆脱尘世间的烦恼,只好选择出家循入空门来寻求心灵上的安宁。苏曼殊与弘一法师一样想循入空门来逃避现实,但他没有象弘一法师那样潇脱彻底割断情思,即使身在佛门但内心深处仍然割不断与现实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成为了佛门***仍然喝酒吃肉看不破红尘,最后只好选择死亡来逃避现实,这是历史上的悲剧,从而也说明佛门也非世外桃源。

苏曼殊的遗书只有八个字:一切有情,都无挂碍。

苏曼殊生前喜欢写诗、喜欢美妞、喜欢吃饭;临死之际,大抵是觉得这辈子该玩儿的都玩够了,这世间也没什么可留恋的东西了。

这三样喜好,能让苏曼殊英年早逝,唯有吃饭。

写诗,是苏曼殊的工作与喜好;美妞,他从来只有近观而不亵玩;只有吃饭,苏曼殊毫无节制暴饮暴食。

苏曼殊一生中三次当和尚,第一次出家时,他才12岁。这样的年纪,很多人连胎毛还没褪干净,苏曼殊就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拿主意,不过,这一次出家却是负气。

因为特殊的身份(中日混血及私生子),苏曼殊被家人看不起,常受欺负。一怒之下,苏曼殊跑到广州长寿寺当和尚。

可是,寺庙里的生活太过清苦!而且饭菜里一点儿荤腥都没有,这让苏曼殊非常难以忍受。憋了很久之后,苏曼殊偷了人家一只鸽子,正在炖时,被师兄弟揭发。于是,苏曼殊第一次当和尚,因为贪嘴就这么被鸽了。

虽然当和尚的梦想破裂,苏曼殊却发现自己对吃这么上瘾。

出了长寿寺,苏曼殊跟着表哥一起去日本留学。重新回到日本(几乎算是他的第二故乡),苏曼殊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文坛好友,比如陈独秀、柳亚子、章太炎等,都跟他有很深的交情。

因为熟络,苏曼殊的很多“糗事”都被这帮“损友”曝光,自然,这些糗事大多与吃有关系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吴江日语专业留学机构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吴江日语专业留学机构排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最新文章